单纯疱疹是由一种名为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导致的疾病,该病毒分为两种:Ⅰ型和Ⅱ型,Ⅰ型主要感染口、唇的皮肤粘膜及中枢神经系统,而Ⅱ型与外生殖器感染和新生儿感染有关。单纯疱疹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毒可以经口腔、呼吸道、生殖器粘膜或破损皮肤入人体,可潜于人体正常粘膜、血液、唾液以及局部感觉神经节和多数器官内。
单纯疱疹的临床特征为皮肤黏膜成簇出现单房性的小水疱,主要发生于面部或生殖器等局部,并且容易复发。单纯疱疹病毒在全球广泛分布,人群中极为普遍,其中潜伏和复发感染者较多。患者和带毒者是该病的传染源。病毒可通过皮肤、粘膜的直接接触或性接触等的途径进入人体。
人单纯疱疹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加热30分钟、紫外线照射5分钟、乙醚等脂溶剂均可使之灭活。但是在-70℃环境却可以长期保存其生物学活性。在体外培养环境中,单纯疱疹病毒几乎可以感染各种胚胎和新生动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并很快产生肉眼可见的病变,故体外培养分离病毒可被用于临床诊断。
单纯疱疹传播途径单纯疱疹可以通过口腔、呼吸道、生殖道黏膜、皮肤破损等密切接触或性接触而传染给他人。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病损部位直接接触健康人黏膜或皮肤微小破损处而传播。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则是HSV一1型感染的另一重要途径。还有,性交、接吻是传播本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生殖器疱疹被列人性传播疾病范畴。其次,患病孕妇也可导致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早期的病毒感染主要分为病毒经胎盘垂直传播胎儿的先天性感染,及分娩和围产期短时间内的感染。此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也可经消化道传播,但是此途径较为少见。
事实上,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的人不一定都会发病,但是他们会变成传染源,将病毒传给其他人。据调查,人群中90%以上的人曾感染过HSV,病毒经皮肤黏膜破损处进入,在入口处构成原发感染灶后,病毒由感觉神经传递到感觉神经节,且以潜伏状态存在,当过度疲劳、发热、月经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导致抵抗力下降时,体内潜伏的HSV会被激活而导致发病。
单纯疱疹的症状根据发病情况分为初发性疱疹和复发性疱疹。初发单纯疱疹潜伏期2~12天,平均6天。初发性疱疹大多呈局部皮肤黏膜的疱疹糜烂性损害伴有明显疼痛感。在红斑基底上出现饱满的小水疱,每簇水疱大小不等,约0.5~1.5cm.可连成片状。这些水疱持续数日,后逐渐变干,形成淡黄色的薄痂。初发性疱疹皮肤黏膜损害常需2~3周愈合,单个疱疹病损常能完全愈合,而复发型单纯疱疹的皮损大多于1周内即可消失。初发性疱疹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但往往比复发性疱疹明显,持续时间也更长。
如果患有单纯疱疹,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体表皮肤黏膜限局性HSV感染可仅采用局部用药治疗,对症状、皮损较重,或播散性感染或重要脏器受累的患者则应给予全身性抗病毒用药及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